体育教研部科研工作规划(2010-2014)
2013-06-06 00:45  

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教研部科研水平,强化和突出体育科学研究特色,根据《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2010-2014”发展规划》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学科和专业建设的现状,特制定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科研工作“2010-2014”规划。 

一、“2010-2014年”科研工作指导思想

在高校体育科研工作快速发展进程中,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科研管理工作办公室将以建设一流的高校体育科研工作为使命,勇于承担责任,不断提高效率。以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增强科研创新意识、突出特色、提高科研水平、切实增强体育教研部核心竞争力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党委、行政的决策,认真学习和研究高校体育工作的特点、规律与发展动态,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素质为重点,瞄准体育科学的发展方向,紧跟时代脉搏,开辟新的领域,不断提高体育科学研究和科研工作管理水平,不断开创学校体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推动学校体育科研工作不断发展。

二、“2010-2014年”体育科研工作目标

(一)成立体育科研团队3-5

1、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领域;

2、体育教学与科研领域;

3、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与科技服务领域;

4、体育管理(包括体育场馆管理)领域。

(二)承接体育学科或跨学科课题

1承接国家级体育科研课题2-4项;

2承接省部级(厅局级)课题4-6项;

3、承接校级课题8-10项。

(三)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

1、第十届湖南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2、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

(四)发表体育学科或跨学科论文

1、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8-20篇;

2、发表一般期刊论文35-40篇。

(五)出版学术专著,编撰专业教材

1、出版学术专著3-4本;

2、编撰专业教材8-10本;

3、编撰专业论文集3-4本。

(六)教学成果

1、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

2、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3项;

3、获得学校级教学成果奖3-5项;

(七)精品课程

1、申请成功国家级精品课程1项;

2、申请成功省部级精品课程2项;

3、申请成功学校级精品课程3项;

(八)聘请校外专家开展学术讲座4-8次。

(九)加强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承接科研项目4-6项。

(十)每年向政府、学校、民间组织、事业单位等提供决策、咨询报告或服务1-2项,力争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2010-2014”科研工作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学校及体育教研部科研工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学校体育科研工作会议,研究体育科研工作,学习体育科研工作的法规、文件,搞好学校体育科研工作的发展规划;定期召开体育教研部学术委员会会议和骨干教师会议,制定切合实际的科研工作方案、学科建设计划。

(二)加强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体育科研,可以充分了解我国当前高校体育发展规律和趋势,及时并有效地学习新的体育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科研知识等,在学习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进行学习,逐步加深对科研和教学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从个人发展、学校发展的高度去认识科研工作,切实加强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三)明确科研管理工作办公室岗位职责

体育教研部科研管理工作办公室岗位职责:在体育教研部主任领导下,负责体育教研部科研的全面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科研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研究和分析学校有关科研发展规划和科研政策。协调学校与体育教研部的科研工作。具体落实体育教研部的科研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好实施和总结工作。负责建立健全体育教研部科研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落实体育教研部体育科研基地的申报、建设与发展管理。负责科研项目申请服务与全过程管理指导与服务。组织落实各级科技奖励、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的申报工作。负责搜集并处理科研信息情报,为体育教研部教学、训练及科研工作提供服务。负责体育教研部科研数据的收集、统计、管理和利用工作;准确、按时填报学校科研主管部门的各类统计报表、调查表和统计分析等。负责体育教研部科研团队的建设,加强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体育教研部科研水平。组织体育各学科专家讲座及各级科学论文报告会等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完成学校科研主管部门和体育教研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加强教师科研素养

加强教师科研素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通过学习和定期召开科研工作会议提高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学位及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加强科研领域形势的分析和学习;加强科研方法的学习与掌握;定期举行专家讲座活动等方面。

(五)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术人才的培养

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高水平、高学历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进行学术访问与进修、开展合作研究,使青年教师能够快速发展,脱颖而出。建立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梯队,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六)以教授为核心,组建科研团队

以体育教研部的教授为核心,以广大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组建科研团队,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扩大我校体育教师科研影响。

1、成立科研团队

1)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领域;

2)体育教学与科研领域;

3)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与科技服务领域;

4)体育管理(包括体育场馆管理)领域。

2、进行科学研究

每一科研团队每年均要依据自己团队的研究领域进行形势分析、提出命题、专题研究、成果展示。每一科研团队每年发表论文2-3篇。

(七)组建公关小组

以体育教研部党政领导为主要负责人,以教授、副教授为骨干,建立科研工作的公关小组,在课题申请方面,在论文发表方面,在与学校及有关上级机关沟通方面,进行有力的公关工作。

(八)加强跨学科交叉融合

充分发挥我校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加强与其他专业进行跨学科交叉合作,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自身的科研实力。

1、加强与我校优势人文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公共管理学科、法学学科以及经济与管理学科等的合作,承接科研项目2-4项。

2、加强与我校优势学科如临床和应用心理学学科、运动人体科学学科、运动营养学科、信息学科等的合作,承接科研项目2-4项。

(九)加强经费投入力度,改善科研条件

科研工作需要一定的研究条件为基础,因此在“2010-2014”期间,体育教研部要多方筹措经费,加强支持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投入,改善科研条件。

(十)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术评价体系,营造竞争向上的学术环境,实行科研激励机制,对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加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以促进我部科研工作的发展。

(十一) 加强学术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体育学术活动;加强与其他学校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是迅速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方法;每年组织一次体育教研部学术报告会;积极邀请国内著名学者专家来校做学术报告;鼓励体育教研部教师做学术报告;为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掌握当今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每年举行专题讲座。

(十二)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以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

1、高水平运动队科研工作

1)加强科技服务

对于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科技服务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Ø         心理咨询和训练;

Ø         生理与生化监测;

Ø         技术与战术分析。

2)教练员业务学习

2、校园体育文化科研工作

作为校园文化的和体育文化的下位概念,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水平直接影响到校园体育的开展水平。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我校高水平运动队不仅具有参加重大赛事为校争光的作用,也具有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的重要使命。

3、学校体育教学科研工作

高校体育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共体育教学,二是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因此加强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科研工作,如研究目前我校“体育选项课的开展方法及评价体系”等,对于提高我校体育教学工作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学校群众体育科研工作

学校群众体育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方面,但多年来,该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空白。因此,加强我校群众体育科研工作势在必行。